,校友文苑" />
" href="/html/xyzl1..info1319....index.html">首页 > " href="/html/xyzl1..info1319....xyzl1.html">校友专栏 > " href="/html/xyzl1..info1319....xyzl1xywy.html">校友文苑 > " href="">正文
宁静致远,传承出新,终有厚积薄发
——世纪之交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根据辜承林教授口述录音,记者谭园、叶天舒整理)
得体的穿着,慈祥的面孔,温和的笑容,一如他给大一新生上电气工程学科导论课时的平易近人,刚一见面记者就被这位电气学院老领导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所折服。2012年4月26日下午,记者在电机楼辜承林教授的办公室坐下,听他娓娓道来电气学院在2000年前后的风雨变迁……
合并电力动力 摸着石头过河
1994年,顺应三峡工程建设和能源发展新形势,学校决定把当时的电力工程系和动力工程系合并到一起,建立起一个较大的、电能和热能在一起的能源学院(全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当时学校第一个正式跨一级学科组建的学院,但是体制改革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得学院的运作并不理想。除了两个系本身的物质条件和历史积淀之间的差异之外,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也很不相同。于是,在1998年又改回为两个系。
凡是机构调整这样的大动作,成功了当然好,但不成功的损失也是很大的,这就像是合家、分家。经过这一折腾,两个系在时间、精力、办学资源和经济上都有损失。电力系原来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但是最后分开后却分担了债务,这对电力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思考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算是交学费吧。
建制电气学院 优化学科布局
电气学院最早叫电机系,后来叫做电力工程系,是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就有的学科,效仿原苏联窄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建国初期,国家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院校调整,将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及中山大学的电机系都调到华中工学院,集中了这个学科的大部分精英人才。电气学院在2001年初正式成立,审批在2000年底就通过了,建院时间在学校内算是比较早的。按一级学科模式建院,英文名字也按国际惯例的 “Triple E”简称为CEEE,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方便于国、内外学术交流,而学科布局也直接实现了国际接轨。
建院之前,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我们抓住契机,主动对学科进行了优化和整合。1999年,早先的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并入电力系,建制为“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2000年,原武汉城建学院相关专业并入,组建了建筑电气研究所。在以一级学科建院思想指导下,融合船舶电气和建筑电气,五个二级学科在建制上就更齐全了。学科布局更优,综合实力更强,组建学院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申报重点学科 巩固学科优势
学院组建后,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允许有条件的学校申请增设二级特色学科的新规定,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不失时机地连续申报成功了两个新的二级学科,一个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另一个是电气测量技术。这两个学科的设置让我们在保证五个优质二级学科的同时又新添了两个特色发展方向,学科布局更加优化了。
学科健全后还要进一步保证优势地位,正好2001年国家启动了第二轮重点学科的的评审。申报重点学科需要集体的智慧,我们把学院的学术委员会、老领导、老教师召集来组成智囊团,群策群力,从材料的准备到最后去北京答辩等工作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那一届我们电机的得分最高,有资格选派代表当评委,于是我作为全国评委就预先知道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材料整合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到学院,我们的准备就更充分了。在各方努力之下,我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最终被增补为重点学科,成功实现了保一争二的预期目标。当时,申报成功两个重点学科在学校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轰动,同时也更加巩固了学科原有的优势地位。
加强一流本科 鼓励实践创新
除了学科齐全,一流本科也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管理,电气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当时的院领导班子很有信心,一流的本科在我们手里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首先,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把零散的二级学科下的教学实验室建制成一个综合的“实验教学中心”。这样,设备和人员的效率大为提高,实验条件大为改善,更有利于实验内容和实验管理的优化与更新,也为同学们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并开展探索性实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电气学院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并成功申报为我校第一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其次,为配合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学院自筹资金、腾挪场地,率先在2001年组建了大学生创新基地(即现隶属于启明学院的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专属场地,专项资金,专职老师,这些保障措施让基地得以迅速发展。几年下来,基地的同学们在国家电子创新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了几十个奖项,成了学校的一个新亮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训练了专长,增强了能力,也受到了用人单位更多的青睐,有的还收获了保研资格。
厘清发展思路 实现特色发展
学院的发展,需要清晰的思路。九五、十五期间,学院逐渐凝聚了“发挥传统优势,开拓电能新技术和电磁新技术研究新方向,抢占制高点”的共识,步入了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为此,学院实行了人才和技术引进战略。邀请樊明武和潘垣两位院士加盟,从美国引进托克马克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J-TEXT并培育为ITER人才培养基地,借鉴欧洲、美国脉冲强磁场技术并成长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立项,开展加速器技术非动力应用,等等,都一一取得出奇制胜效果,昂然站在了国内乃至国际电工学科的前沿。
其次,致力于质的提升,主攻目标明确为国家层面各类标志性成果的全面突破。实现了科研方向从电力行业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科技的重大转变之后,十五期间,科研经费翻了两番,2005年突破了4000万,纵向也上升到了六成,但要继续发展,还必须在国家重点实验室,863、973重大项目,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百优等诸多重大领域逐步取得零的突破,与此同时,在国家三大奖,SCI论文和发明专利等领域,也要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第三,完善激励机制,科学发展。2004年,作为学校试点,我们尝试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将原先每年一次的量化考核改进为聘任目标考核,并鼓励出“一锤定音”式重大标志性、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此外,我们还率先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定为教授职称参评资格,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以上这些思路,实实在在推进了学院的发展。学院的财力增强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累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电气学院传统好,有底蕴,土壤肥沃,人才济济。可以说,出更多标志性大成果,出更多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只是个时机问题。山高人为峰,我们没有理由悲观,更不会抱怨和妄自菲薄。只要宁静致远,传承出新,就一定有我们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电气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好!